推开检察院厚重的门,阳光正透过雕花铝窗,将光网织满地面。我拿着报到单,站在走廊光影里。制服身影步履如风,文件袋摩擦的沙沙声与远处低语交织,汇成陌生的序曲。那时尚不知,这段旅程,将胜过万卷书。

二部的空气里,总浮沉着油墨的清冽。随行水库现场勘查,烈日灼灼,汗水浸透衣衫,指尖沾染泥土与阳光的颗粒。那一刻,公益诉讼守护一汪清水,带着大地的体温跃然纸上。
未检的卷宗,翻阅时总带着一份格外的谨慎。第一次写审查报告,检察官姐姐的每一次纠错,都在无声地强调,那些文字背后,是一个亟待重新校准的人生轨迹。提审室里,铁窗后少年低头绞紧的手指,瞬间刺穿了纸页。原来“教育、感化、挽救”这六个字,并非冰冷的文字,是法律点燃的一簇微火,在幽暗处执着地亮着。
这几周的淬炼,教会我的远非报告格式。它关乎如何在法条坚硬的骨骼间,触摸人心的温度;如何让公平正义,像无所遁形的阳光,穿透生活最深的褶皱,照亮每一寸平凡的日常。
检察蓝的光影,已悄然烙印在成长的年轮上。原来最深刻的学习,从不在静默的书案前完成。它需要躬身走进生活的沟壑,用眼睛去见证,用双耳去倾听,用双手去触碰——那人间的真实与重量。
来源:第二党支部 熊贤文
编辑:闻婷
一审:杨婷
二审:姚艳
终审:漆海亮